湖南法治报讯 (通讯员 王家骏)卜里坪街道办事处不断挖掘整合社会资源,积极探索符合社区实际情况,建立集社会服务机构、社区卫生康养与居家养老于一体的养老服务格局,立足社区发展现状、老年人及家庭发展需求现状,采用以社区、居家相结合的服务模式,向老年群体提供特色服务内容,建立全面、全方位运营体系。为此,环城桥社区开设“一站式”社区综合养老服务超市,做好从“老有所养”到“老有善养”的华丽转变。
一、健全组织机构“老有所养”放心多。
针对环城桥社区内居住的多为老弱病残老年人的现状,社区根据片长-组长-邻长“三长制”划分为8个小组,组织每个小组的老年人组建“帮帮团”。每个小组从他们当中选出一名组长、两名副组长负责本组的老年人在日常生活、健康检查、活动开展、思想交流上相互帮助,从而推动老年养老“大治理”。
二、增强专业服务“老有所医”方式多。
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面向社区提供健康养生、医疗康复、生活照料、适老化产品等服务。面向自理老人提供身体健康检查、慢病管理、中医理疗等健康养生服务;与有资质的中医健康理疗馆合作,针对有慢病的自理型老人或半失能老人提供医疗康复服务,通过中医理疗手段或健康治疗仪器进行身体康复活动;针对部分出门困难的老年人,通过养老服务平台“点单”服务,直接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出服务需求,根据老人的服务需求派送上门护理、打针、检查身体等助医就医服务。搭建社区救助平台,为社区重大疾病老人、特困老人、空巢老人、失独老人争取社会资源,满足其在医疗上的需求。
三、整合可用资源“老有所为”能力强。
远亲不如近邻,在心理健康方面,组织邻里年龄较小且关系好的老人结对帮扶,针对辖区独居老年人较多且子女长期不在老年人身边的情况,关注独居老人的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,独居老人时刻挂念在外子女的生活状况,利用闲暇时间陪伴独居老人说说知心话,为独居老人提供心理健康纾解服务,及时将独居老人的一些思想、想法与其子女分享;在日常生活方面,收集独居老人生活采购需求清单,集中统一采购所需物品、代缴相关费用、定期开展退休待遇认证、帮忙楼顶晒被子、上门为腿脚不便老人送餐等帮助;在文化娱乐方面,鼓励发展有特长的老人,发挥余热争当公共课堂志愿者,开设书法、绘画、二胡、舞蹈等多样化文化课堂。
四、加强基层组织“老有所乐”活动多。
依托老年人服务活动中心,御景湾小区金秋老年汇志愿者等养老服务平台,组织老人开展日常活动,为老年人提供邻里互助、谈心交流、精神慰藉等服务。鼓励发展有特长的老人做公共课堂志愿者教授书法、绘画、二胡等。定期邀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进社区开展健康讲座活动,为老年人普及疾病防治、康复护理、心理卫生、中医养生等健康知识。与相邻周边社区联合组织举行大型活动,如“最美夕阳红”文艺汇演、“我是歌王”歌唱比赛、“舞动青春”广场舞比赛等。
五、做实服务项目“老有善养”服务多。
社区链接第三方家政公司、物业公司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推出了养老“点单”服务模式。根据各个家庭的需求,可以提供一次服务也可以提供一段时期的服务。针对一些长期卧病在床,子女又无法安排专人照料的情况,通过一站式养老服务平台“点单”,按照点单需求下发任务到相应的第三方专业家政公司、物业人员、志愿者以及一些身体较好的老年人手中,对这些卧病在床的老年人进行“多对一”有偿服务。根据他们的工作、生活时间合理安排轮流照顾卧病在床老人的助餐、助浴、助洁、助医、助急、助娱等服务,社区和家属通过上门检查和监控监督的模式检查他们服务情况。这种服务模式即不影响子女工作,也减轻家庭负担,同时增加了相关人员的生活收入,各取所需,小区生活氛围也更和谐了。
卜里坪街道始终围绕“老有所养、老有所医、老有所为、老有所乐”目标,积极回应并满足老年人居家生活、健康医疗、学习娱乐、志愿服务、自我展示等多样化需求,街道将服务从“最后一公里”延伸到“最后一米”,不断提升基层养老服务水平。
责编:王亚东
一审:樊芳
二审:伏志勇
三审:万朝晖
来源:湖南法治报